在環保裝備制造業被推上萬億產值高峰之際,工業環保設備領域迎新一輪爆發契機。由于“工業三廢”治理一直在環境保護中占據較大比例,所以工業環保裝備在工業污水、工業廢氣、工業垃圾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市場潛力也頗為可觀。
重生態,倡環保,雖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大事小事值得去做,但是社會生產仍然是首抓的要點。即,工業化在推進過程中能否實現清潔生產,對于整個環境保護事業而言至關重要。就目前發展狀態來看,人們所熟知的“工業三廢”產生的環境污染還是占據了很大比例的。
因此,工業污染也是我國中央和地方不斷針對的治理點。就從中央環保督查的反饋中也能看出,“小、散、亂、污”這些環保措施不符合規定,甚至沒有進行污染治理的企業和工廠是重點打擊對象。工業企業明顯可以感覺到,國家治污的決心更堅定,治污的行動更迅捷,治污的手段也更雷霆。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工廠、單位和企業尋求環保建設解決方案,催生了環保裝備、環保綜合服務、環保工程設計、環保工程建設、環保一體化運維等行業的繁榮。尤其是市場對于環保類設備的需求達到新高度,蝴蝶效應瞬間席卷了整個環保市場。
近年來,我國環保市場在政策風向標的指引下快速擴容,技術創新水平大幅提升,這也讓環保設備有了“用武之地”。顯然,工業污水、工業廢氣、工業垃圾,其性質相比生活“三廢”來說更為復雜,對于處理技術的要求更高。所以,只有為環保設備加持更高效專業的技術才能更深層次邁進工業三廢治理領域。
就工業廢氣處理領域,廢氣焚燒設備、光催化氧化設備、等離子廢氣處理設備以及工業廢氣除臭裝置等都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在工業生產中,廢氣凈化、過濾、吸附、脫硫、脫硝、除塵、光解、氧化、裂解、酸堿洗滌等方式都是較為常見且有廣泛利用價值的。
自“十二五”以來,環保產業就是國家關注的重點領域,環保裝備制造業也跟著水漲船高。“十三五”期間,環保事業熱度不減,環保設備產業更是持續發酵。指導意見一出,環保裝備制造業直接被定位為下一個萬億市場。作為國家和地方緊盯的重點對象,工業污染治理將更加強勢有力,有望將工業環保設備市場推入新的“白熱化”階段。